從統計數字來看,霍爾果斯口岸季節性水果出口下降了八成,喀什地區水果出口同比減少1700多噸,巴克圖口岸出口水果同比降低了18%,庫爾勒香梨的出口也同比降低了62%。難道這就是我國水果出口現狀嗎?下面我們就進出口進行分析一下。
1.出口穩定增長,進口呈現波動性增長。
2001年水果及加工制品出口總量達到148.5萬噸,出口總額為7.9億美元,分別比1998年增長40.6%和34.2%;進口總量達到86.8萬噸,進口總額為3.4億美元,分別增長28.4%和59.6%。
2.蘋果、柑橘、梨以及蘋果汁、橘瓣罐頭是我國水果出口的主要品種。
2001年這幾個產品的出口量比1998年分別增長了23%、70.8%、152.6%、209.9%和90.8%;出口金額分別增長了4.7%、23.6%、122.2%、183.4%和78.6%。蘋果汁已占世界貿易量的40%,橘瓣罐頭占世界貿易的50%以上,并且發展勢頭很好,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。另外,荔枝、龍眼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水果及加工制品出口量也開始大幅增加。
3.水果出口地區有所擴大。我國水果出口的主要地區是東南亞、日本以及我國香港、澳門、臺灣等地,大約2/3出口到這些地區。但從2000年蘋果開始出口到北美、歐洲,蘋果汁、橘瓣罐頭已大量銷往歐洲、北美及日本等市場。
4.水果加工制品進口快速增長。
鮮冷凍水果占水果進口總量的比重長期達90%以上。但近幾年水果加工制品進口快速增長。2001年水果加工制品進口9.6萬噸,比1998年增長1.7倍。其中水果汁2.4萬噸,增長1.2倍;水果罐頭1.2萬噸,增長5倍;其他加工水果6萬噸,增長1.7倍。鮮冷凍水果進口量78.2萬噸,僅增加21.1%。這兩個增長速度的差別,帶來了進口水果結構的變化,使水果加工制品進口總量的比重由5.1%提高到9.9%,上升4.8個百分點。
5.香蕉進口量呈下降趨勢,柑橘、柑橘汁和蘋果進口量大幅增長。
到目前為止,香蕉一直是我國進口的水果。2001年進口41萬噸,比1998年下降13萬噸,占進口水果總量的比重,由1998年的79.3%下降到2001年的47.7%。厄瓜多爾與菲律賓是我國進口香蕉的主要來源國,約占我國進口香蕉總量的80%。柑橘進口量由1998年的0.53萬噸增加到2001年的6.7萬噸,增長了11.6倍;主要來自美國和新西蘭,數量均呈增長趨勢。柑橘汁進口量由1998年的0.54萬噸增加到2001年的1.9萬噸,增長了三倍;主要來自巴西和美國。蘋果進口量由1998年的0.86萬噸增加到2001年的3.9萬噸,增長了3.5倍;主要來自美國、新西蘭和智利,數量均呈增長趨勢。
去年1—10月出口增幅大于進口去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,水果進出口繼續保持增長勢頭。1—10月水果的進口總量為79.9萬噸,同比增長5.3%;進口金額為3.2億美元,同比增長8.1%。出口總量為143.8萬噸,同比增長33.6%;出口總額7.3億美元,同比增長20.6%。
總的來看,去年1—10月水果進出口貿易活躍,其變化特點:
一是越南向我國出口水果量值猛增。進口量為18.5萬噸,同比增長70%;進口額為0.4億美元,同比增長45.7%。主要品種是西瓜、香蕉和鮮龍眼。其主要原因,一方面是越南重視向中國出口水果,采取積極出口政策,鼓勵企業直接和中國企業開展貿易;另一方面是越南今年水果大豐收。從數量來看,越南已成為僅次于菲律賓的對我出口國。
二是美國向我國出口水果量值下降。進口量為6.4萬噸,同比下降23.9%,進口額為0.4億美元,同比下降15.5%。其中鮮果降幅較大,如柑橘和鮮蘋果分別為2.2萬噸和1.8萬噸,同比分別下降45.5%和20%。但果汁進口量同比增長129.6%。
三是進口鮮水果仍以香蕉為主,但品種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。